活动信息首页>信息天地 > 活动信息 >

历史回眸专题展览—“宣王中兴”(33)

资料来源: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 发布日期时间:2017-01-20 浏览量:1588 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 周厉王在位时,原为国家所有的土地越来越多的转化为贵族所有的私田,厉王便任用虢公长父与荣夷公,开始将山林泽薮的产出都归为王室所有。由于这项政策损害了普通平民的利益,受到广大国民的反对,但厉王拒绝听取意见。终于在三年后,愤怒的国人率人攻打王宫,大势已去的厉王渡过黄河,逃到了彘(山西霍县)。厉王出逃后,国人共推共伯和摄行王政。厉王在共和行政的第十四(公元前827年)驾崩。周公和召公拥立厉王的太子静即位,是为宣王。

  宣王即位后,吸取父亲厉王的教训,在周公、召公的辅佐下,革除厉王时的弊政,恢复文、武、成、康时期的政策,使得原有些衰败的周朝又恢复了活力。

  在内政方面,宣王广开言路,积极听取下属的意见。又警告官员不得贪污赋税,鱼肉乡里。同时加强纪律,要求官员各自约束,不得纵酒闹事。经过一番励精图治的治理,国内形势开始转好,诸侯们也纷纷前来朝见,周室的威信又恢复起来了。

宣王四年(前824年),以非子的后裔秦仲为大夫,开始大规模的发动对戎人的反击战争。秦仲攻西戎时被杀。宣王又命其子秦庄公兄弟五人伐戎得胜。宣王五年,宣王还曾与尹吉甫一起讨伐西戎于鼓衙(今陕西澄城西北)。后来,尹吉甫率师直攻至今甘肃省镇原一带,迫使西戎向西北退走。对于侵犯江汉地区的淮夷,从宣王二年(前826年)起,宣王开始征伐东南的淮夷和南方的荆蛮。他令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、大师皇父、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淮夷,沿淮水东行,使当地大小方国中最强大的徐国服从,向周朝见。这一时期,宣王还曾命方叔率师征伐荆蛮(即楚国)、尹吉甫征徐戎。这些战事都进行得十分艰苦,在十多年间进行了不计其数的战役。宣王十八年(前810年),南仲派驹父、高父前往淮夷地域,各方国都迎接王命,并进献贡物,至此才将他们征服。在宣王晚年,由于频繁的对外用兵,大大的消耗周室的战斗力。在征讨申戎、太原戎、条戎和奔戎的战争中,只有对申戎才取得了胜利。而在宣王三十九年(前789年)征伐姜戎时,双方在千亩展开大战,宣王调用“南国之师”参战,结果是南国之师尽丧而大败。周室原本有西六师和成周八师等重兵,在这次战争中却动用了南国之师,正反应了兵力的不足。征南国后,为了巩固对周王室对于南土的统治,宣王将其舅申伯徙封于谢(今河南南阳)。宣王二十二年(前806年),还继续西周早年分封,封其弟友于郑(今陕西省华县东)。

  宣王中兴的主要成就是武功,而在政治改革方面则由于贵族的强大阻力难有大的作为。料民工作在他去世之前仍未统计完毕。他在晚年又中兴之志大减,常深居宫中,贪图宴乐。他为强立自己喜爱的鲁孝公,而不惜兴兵伐鲁,从而出现同姓诸侯不睦情况。有些贵族感到危机的来临而选择逃跑,也正说明了统治阶级的矛盾尖锐,到其子幽王即位后,周室终于发生了大危机。

  宣王中兴的举措

  宣王即位后,吸取父亲厉王的教训,在周公、召公的辅佐下,革除厉王时的弊政,恢复文、武、成、康时期的政策,使得原有些衰败的周朝又恢复了活力。

  在内政方面,宣王广开言路,积极听取下属的意见。又警告官员不得贪污赋税,鱼肉乡里。同时加强纪律,要求官员各自约束,不得纵酒闹事。经过一番励精图治的治理,国内形势开始转好,诸侯们也纷纷前来朝见,周室的威信又恢复起来了。

  伐西夷

  周室中衰后,周边的戎狄部落便不断侵袭周朝,特别是西北的玁狁和西戎,是最具威胁的部落。由于他们仍处于游牧阶层,居无定所,经常会直接威胁到首都镐京。

  宣王四年(前824年),以非子的后裔秦仲为大夫,开始大规模的发动对戎人的反击战争。秦仲攻西戎时,被杀。宣王又命其子秦庄公兄弟五人伐戎,得胜。宣王五年,宣王还曾与尹吉甫一起讨伐西戎于鼓衙(今陕西澄城西北)。后来,尹吉甫率师直攻至今甘肃省镇原一带,迫使西戎向西北退走。

  同时,宣王对薰育、昆夷和玁狁发动战争。这些戎族原本乘周室中衰,一度深入到宗周腹地,迫使惯于定居务农的周人四处逃散,生活陷入困难。宣王的这次用兵,将玁狁驱逐到遥远的北方。事后,宣王令南仲戍守朔方,令他们不再有进犯北境的机会。

  对西戎战争的胜利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,普通人民也是欢欣鼓舞,《诗经·小雅·出车》和《诗经·小雅·六月》就表达了他们对胜利的喜悦和对战争英雄的赞美。

  征淮夷

  对于侵犯江汉地区的淮夷,从宣王二年(前826年)起,宣王开始征伐东南的淮夷和南方的荆蛮。他令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、大师皇父、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淮夷,沿淮水东行,使当地大小方国中最强大的徐国服从,向周朝见。这一时期,宣王还曾命方叔率师征伐荆蛮(即楚国)、尹吉甫征徐戎。这些战事都进行得十分艰苦,在十多年间进行了不计其数的战役。宣王十八年(前810年),南仲派驹父、高父前往淮夷地域,各方国都迎接王命,并进献贡物,至此才将他们征服。宣王将这些新征服的领土赐给战争功臣召穆公、申伯和仲山甫等人,这些事迹都记载于《诗经》的《江汉》和《嵩高》之中。

  征南国

  在宣王晚年,由于频繁的对外用兵,大大的消耗周室的战斗力。在征讨申戎、太原戎、条戎和奔戎的战争中,只有对申戎才取得了胜利。而在宣王三十九年(前789年)征伐姜戎时,双方在千亩展开大战,宣王调用“南国之师”参战,结果是南国之师尽丧而大败。周室原本有西六师和成周八师等重兵,在这次战争中却动用了南国之师,正反应了兵力的不足。

     行分封

  征南国后,为了巩固对周王室对于南土的统治,宣王将其舅申伯徙封于谢(今河南南阳)。宣王二十二年(前806年),还继续西周早年分封,封其弟友于郑(今陕西省华县东)。

  取消籍田之礼

  原本,土地都是为周室国有的,周天子会将土地再划分井田,让农民在井田进行劳作。在每年春天,天子还会亲自举行籍田千亩的典礼,也就是进行全国耕种总动员。但到了西周后期,原本的土地国有制遭到了很大的破坏,不止原本的“公田”成为贵族的私有田,那些由荒地开垦出来土地也沦为了私有田。这些土地都被贵族划分为许多块分给人民自行耕种。厉王时,为将土地再收为国有,不惜采用暴虐的手段,结果是他本人被赶跑。宣王即位后,认识到既有事实,便顺应时势废除了原本每年春天都必要举行的籍田典礼。这项制度应是周天子必做的事情被取消,本是宣王对土地私有的一种承认,既然私有制已经是事实,那相关的礼制也属多余。因为宣王对土地私有的承认,使得人民提高了劳动积极性,也使得在厉王时期受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开始恢复。也正是如此,才能令宣王有北伐玁狁、西戎,南征淮夷、荆蛮的实力本钱,从而出现宣王中兴的局面。但宣王顺应形势的举动并不为守旧的贵族所理解。宣王在千亩之役中的大败,便有人归罪于不籍千亩。

  统计人口

  由于千亩之役的失败,南国之师尽丧,宣王便决定“料民于太原”。料民,意即统计人口。宣王的料民之举受到贵族的反对,仲山甫就认为,自古以来,不用统计人口就知道人口的多少。因为司民负责登记生死;司商负责赐族受姓;司寇则负责处决罪犯;而各行各业也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所管理的人口数量。宣王并没有听取他的劝谏,仍然进行了人口的统计。宣王的这番举措增加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,也解决了兵源不足的问题。

 

网站名称: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

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05085450号